去加拿大读小学

  小学教育不应逼迫孩子“成功成功再成功”,不应通过大量重复练习掌握更多的知识,而是在浅层次上扩大知识结构,培养孩子乐于探索的学习兴趣,在快乐、发现和成长上用力。

  据留学360加拿大留学部介绍,童年本应是简单而快乐的。但是,看着小学生们奔波于奥数、英语、舞蹈等各种特长班,纠缠于钢琴、绘画等没完没了的等级考试,当小学变成了纯知识、纯技能的获取,我们不禁要反思孩子的童年是否必须这样过,重新思考小学教育的内容和定位。

  在《小学还能这样上中国妈妈眼中的加拿大小学教育》中,我们看到的是两个中国孩子快乐成长的经历。加拿大的小学教育,是在浅层次上扩大孩子的知识结构,是孩子带着兴趣探索周围世界、朝着合格的社会公民发展的过程。在经历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之后,作者廖晓英得出结论,两国教育差别的根本在于教育理念的不同。

  呵护孩子探索的乐趣

  小学教育,更多的是放手让孩子去体验各种学科的魅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在孩子心中埋下认识自己和探索世界的种子。

  当小学没有呵护好孩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创新力不足也就势成必然。其实,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更多地应该在小学教育中寻找答案。

  在加拿大的小学,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乐趣是学习的润滑剂。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孩子具体的知识,而是特别重视培养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例如,在手工课上,学生有机会学习制作机器人,感悟立体几何的魅力;在学校举行旧货买卖,教会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消费问题;科学课上,当学生把苏打粉放到醋里时,看着升起的一团小雾以及溶液中的大量小气泡,会感悟到科学的神奇魅力,真正爱上科学。

  据留学360加拿大留学部介绍,加拿大的小学还开设了营养学教育课,旨在让孩子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每学期都有野外观察活动,学习加拿大的人文、地理、生物学等知识。教师也想方设法让孩子主动探究,如让孩子选择一种喜欢的动物,并全方位地了解动物的外表、饮食和生活习性。所有这些,旨在让孩子明白,知识是无穷的,学会如何探索这个世界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我国的学校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有许多有趣的科学实验,在知识的深度挖掘上甚至做得很好。但是,小学是否需要培养高深的少年天才,小学教育是否要精英化,的确值得我们深思。在亲近自然、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上,我们显然做得还不够。其实,小学教育,更多的是顺应孩子的天性,给孩子充分的空间,放手让孩子去体验各种学科的魅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在孩子心中埋下认识自己和探索世界的种子。

  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课外指导上,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在我国小学教育体系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学校的图书资源匮乏,图书馆依然在沉睡。

  加拿大小学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让人印象深刻。

  刚上小学,学校就给学生发课外书。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学生把课外阅读书带回家。教师发给每人一个大塑料袋,里面放着一本书和一张读书记录纸,同时附有给家长的一封信,详细解释了班级的读书要求,并要求家长每天给孩子大声朗读15分钟,一周至少5次。在信中,教师还详细交代了家庭读书计划的实施方法,并罗列了阅读之前、阅读过程中、阅读之后的注意事项。

  在加拿大的小学,每个班上都有几百本适龄儿童的图书。所在城市的公共图书馆也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可以无限量地借书。据作者介绍,他们一家拥有的3张图书卡,最多可以一次同时借180本书。

  在加拿大的教育体系中,小学阶段的语言艺术课的分量也远远大于其他各种课程,而语言艺术课,最强调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在课堂上,高声朗读是必不可少的一课,结伴和分组阅读也经常进行。事实上,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学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例如,每次阅读时,老师并不要求学生背手挺腰地专心听讲,而是让每人拿出一张白纸随意画画。而孩子的画大多与所读的故事情节有关。这样不仅帮助孩子集中了注意力,而且有助于他们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阅读越来越多地得到了教育者的重视。目前,我国许多中小学也开展了诸如“毛虫与蝴蝶”、“亲近母语”等阅读实验,但从全国范围讲,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课外指导上,我们在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上做得远远不够。换句话说,阅读在小学教育体系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学校的图书资源匮乏,图书馆馆依然在沉睡,并未承担应起的作用,更不用说班级图书角。关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教孩子学会做人做事

  小学教育中如果忽视孩子对自身权利的认知和义务的承担,无助于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以致于在未来的成长中,孩子不得不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小学奠定着一个人的人生基础,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加拿大小学教育的定位之一,便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学校更多的是与社会主动衔接,在小学教育中注入公民素养的元素。学校热衷于让孩子参加公益活动,如圣诞节前开展义卖,募捐到的钱用于购买数量可观的图书。每年安排一个自行车周,一切都是自愿的,让孩子接受环保教育。小学四年级,社会科学的课程开始引导孩子关心时事,阅读报刊。教师为此给孩子布置课题,让他们每周自行选择一篇新闻阅读,然后就这篇新闻在课堂上进行演讲。这种教育在加拿大从小学到大学是一以贯之的。

  而且,从二三年级起,教师开始让孩子们分辨什么是权利,什么是义务。老师会发给孩子们一张白纸,上面写着具体内容。权利的部分包括有自己的名字和国家,有朋友,玩乐,过和平的生活,接受教育,有住所、吃得饱、穿得暖,有干净的水和空气;义务的部分则包括保护环境、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认真做家务,遵守安全规则,按时回家,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认真倾听父母、老师和发言的人说话。

  相对于谈一些宏伟远大的目标,这种教育注意让孩子切实做好身边的事,首先对自己的家人负起应尽的日常责任,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实际上,这也是在孩子心中注入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与之相比,我国的小学教育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许多孩子不懂倾听,不懂得遵守安全规则,不会做家务。而忽视了孩子应承担的义务,无助于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孩子在未来的成长中有时不得不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小学教育应秉承何种理念

  发挥孩子与生俱来的品格特点,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学习成为人类地球村的一个合格公民。这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应秉承的教育理念。

  该书作者曾在大学教书,特别注意华人孩子的表现,并常拿他们与西方孩子比较。在廖晓英看来,一类学生有开阔的事业、独立的见解,擅长分析和解决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创造性比较强;另一类学生则比较被动,分析问题缺乏条理,思路也欠广阔,不善于解决实际问题。遗憾的是,大多数华人学生属于后者。而两者迥异的表现,更多的是不同教育理念的反映。

  不同的教育理念背后是对小学教育职责与使命的不同理解。在加拿大的小学教育中,有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简单、快乐、幸福。应该说,学习被动的孩子不会有探索的幸福。被作业和各种学习重压的教育也不会让孩子感到幸福。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人,而人的终极追求便是幸福。正如某学者所说,当我们高喊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时,我们却忘记了幸福的意义和价值。在最容易获得幸福的童年却不知幸福为何的孩子,何谈终生幸福?又如何能从所受的教育中获得真正成长必需的养分呢?

  发挥孩子与生俱来的品格特点,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学习成为人类地球村的一个合格公民。这是小学教育应秉承的教育理念,同时也应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父母也需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而不是像作者所描述的,“到了周末,西方家长更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孩子们一起踢踢球、骑骑自行车,更重要送孩子参加体育运动。而华人父母把孩子从这个课堂送到那个课堂,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和才艺课程”。

  有什么样的教育,便有什么样的孩子。教师也好,家长也好,首先要明白,教育要顺应孩童的天性,给孩子成长的空间,最终指向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未尽事宜请搜索"立思辰留学"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
[去加拿大读小学] 文章生成时间为:2015-10-10 11:01:15

立思辰留学专家答疑 - 让专家主动与你联系!

为了节省您的查找时间,请将您要找的信息填写在表格里,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并提交,我们的顾问会主动与您联系。

意向地区: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验证码:
联系QQ:
咨询问题:

微信小程序

  • 留学资讯

    留学资讯

  • 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

  • 留学费用

    留学费用

  • GPA查询

    GPA查询

  • 汇率对比

    汇率对比

  • 地图选校

    地图选校

更多

推荐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