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骗局多种多样,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尤其是加拿大留学生和移民。留学生和移民都是新到一个陌生地方的人群,对当地的政策或生活习俗等都不是很了解,往往会成为骗子紧盯的对象。
提前了解骗子常用的行骗的伎俩,能够有效的识别骗局,防止遭受钱财或精神上的损失。
留学生常见骗局
1、QQ号被盗
骗子常常用各种方法盗取留学生的QQ号,然后通过QQ号向远在国内的父母骗钱。骗徒不仅在互联网买卖论坛上刊登钓鱼广告,还会在留学生喜爱的聊天软体中进行诈骗。广告内容包括餐厅或咖啡厅招人、招室友、卖家具等,甚至还有教授法语课程的诈骗广告,都会写上详细资料在我QQ空间内的钓鱼说词。
美零留学网提醒:近年来网上钓鱼广告泛滥,有的也确实真假难辨,建议留学生应该对自己的帐号密码等隐私资料保密,网上任何要求输入帐号密码的网站都要提高警觉,甚至对自己的好朋友都不应分享。而家长在接到子女通过QQ等社交软件发过来的请求的汇款消息,一定要通过电话等方式求证,不要心急火燎的便汇款。
2、利用介绍工作诈骗
有部分留学生到了加拿大之后,会选择勤学检工,而有些骗子就以为留学生介绍工作为由实施诈骗。歹徒利用介绍工作的手法来讹骗有两种:
第一种是讹骗个人身份及资料。当歹徒约见求职人士时,会要求事主填写一份详细的个人资料,其中包括个人资料、银行户口和信用卡资料。歹徒得到这些资料之后,便会制造假卡向商店及财务机构行骗。
另一种是当受害人与伪装中介公司职员面谈后,职员会要求受害人交出按金或手续费,但从没有为受害人真正去找工作,纯粹是一种讹骗金钱的手法,有些“中介公司”于骗取一定受害人数目之后,便会换离原本的地址,再以另一间公司名义在另一处地点“开张”。
提醒:无论在任何情况之下曾经向他人提供个人资料,应特别小心考虑对方将会如何使用自已的个人资料,如曾经向外人提供个人资料,要特别留意银行及信用卡的月结单,是否曾有大笔开支是自已从来没有用过,如有怀疑应与有关财务机构联络。
移民常见的骗局
许多新移民将到加拿大时,可能都听到过加拿大与国内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都会小心翼翼,尤其在面对加拿大官方机构时。而有些骗子就利用新移民的这种心理进行行骗。
1、假扮移民局
刚刚来到加拿大的新移民对政府官员和执法人员都比较恐惧,如果有人假扮官方索要信息、资料或金钱,新移民大多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方式,通常就全盘接受,让给什么就给什么。2016年上半年,新移民总计已经被骗了41.6万加元。骗子一般会选择移民聚居的城市,并从电话号码本上选择看起来像外国人的名字。
需要注意的是,移民局永远不会要求你把钱转入私人银行账户、或使用私人汇款服务。
2、假扮税局
对退税手续不太了解的新移民一直是骗子的重点目标。尤其在退税的时候,骗子就会自称税局(CRA)给新移民发短信和邮件,短信中提到有机会可以得到高额退税,但需要上网填写一些个人信息。这些骗子通常是撒网式行骗,如果有人上钩,就可以得到很多重要的个人信息如社会保险号、信用卡号等等。
加拿大税局特别提醒民众,税局绝不会通过电话、短信或电子邮件来通知纳税人相关的税务事宜,无论是欠税还是退税,税局都只会通过信件来告知。
3、非法职业介绍所
刚到一个新的城市,很多新移民都会选择职业介绍所来暂时找一个工作。但是,在联邦劳动局的突击抽查中发现,近75%的职业介绍所都是非法或存在违规行为。其中主要的违规行为包括不支付加班费、不安排带薪假期、公众假期不休假等等。很多初来乍到的新移民由于不了解加拿大的法律和假期安排,很多雇主都会让其超时工作、拖欠工资或克扣工资等。
提醒:大家在选择职业介绍所时要仔细挑选,一定要找那些有正规经营许可的介绍所。另外如果遇到以上的情况,大家可以通过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伪造车保
很多新移民第一次购买车辆,对于加拿大的汽车保险制度并不了解。有些骗子就伪造汽车保险,声称可以便宜卖给新移民车保,但其实所有文件都是假的。在真的出事之后才发现,汽车其实根本没有买保险。
另外,新移民在不小心出了车祸或吃了罚单后就瞬间慌了,有人会冒充律师,声称可以帮助新移民解决告票问题。而在交付了高额手续费后,才发现一切都是骗局。
提醒:在购买汽车保险时还要选择大公司,解决罚单时也要调查清楚律师的执业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