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0年,全球突发疫情,打乱了无数学子的出国留学计划。家长们首先考虑的是安全问题,很多家长花高价购买机票把孩子迎回国,也有的家庭开始思考出国留学到底值不值,甚至有个别的同学已经拿到录取却直接放弃了出国的机会。但是,那些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着手准备的同学,大多都在坚定地努力着。
在去年12月开幕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教育必须面向世界,与各国共同发展”,意味着中国是鼓励出国留学,同时也注重建设和完善留学中国的政策与服务。
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上着力,始终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更加深入参与全球重大教育行动与教育治理,扩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
在后疫情时代下,同学们该如何规划留学之路?
01、国家选择要合适
每个国家的教育都有自身优势,我们选择留学国家的时候,也基本是考察了各种因素之后才做出的决定。常见的参考因素有:留学花费,安全性,教育质量,文化氛围,移民与就业政策等。
对于不同国家的特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家庭,考量以上参考因素有不同的标准。
比如日本,很多人认为日本留学花费低、学校教育质量高、回国认可度高、离家近、文化同根同源好适应,而有的人觉得马来西亚和越南的留学费用才是比较低的,在自己的接受范围内,更多的同学会选择美国的院校,美国的名校数量全球第一,不少知名的世界500强企业只招收某些美国学校的毕业生……
不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02、院校定位要合理
院校的定位也可以说是目标的设定,绝大部分同学出国留学都是奔着世界名校去的,即使没什么把握,也要试一试。挑战有难度的竞争激烈的大学,要做好充分评估和准备。
根据历年的成功案例来分析自身情况,一一匹配相对应的条件,做好提升计划。对于一些难度太大的院校,经过评估之后胜算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那不如直接放弃,寻找一些稍有难度,但是通过努力可以申请成功的院校作为主要目标,集中精力准备各方面的材料,对于提升自信心也是极为重要的。
03、语言学习要尽早
谈到出国留学,第一个门槛就是语言关。现在很多国家的学校都给留学生提供语言课程,可以申请“有条件”Offer,当语言课程结束、考试合格之后,再开始上正式的学位课程。
这种语言课程只适合极少数的同学,适合那些语言天赋比较好、性格活泼开朗,能言善辩、喜欢交流的同学。毕竟,在一个陌生的环境,要想迅速提升语言能力,光靠课堂老师的教学是不够的,必须要进行语言实践,需要不断地练习,得到有效反馈,这样,才能快速达到语言标准。
相反,如果你是一位性格内敛、不善交流的同学,出国学语言,将会困难重重。出国之后,失去父母的庇护,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靠自己去解决,没有足够好的语言能力,不要说学习了,连生活都成问题,因而造成融入困难,导致中途退学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有出国留学计划的同学,一定要尽早开始准备语言,最好在申请之前就达到合格的语言成绩和能力。现如今,在线教育已经非常发达,要营造语言环境也不是太难的事情了。
结语
疫情终将过去,我们一起度过了最艰难的2020年。面对崭新的世界,势必需要更多的勇气和魄力。